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阿坝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发布时间:2019-05-29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阿坝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81228

在阿坝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上

阿坝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信息化局李椿晨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阿坝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计划草案,提请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治藏兴藏建藏重要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战略部署,对标看齐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发展方向,盯紧靠实“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区域发展先行县”总体目标,牢牢把握脱贫摘帽和同步小康攻坚任务,坚定实施“五大战略”,努力建设“五个阿坝”,强力推动“五大跨越”,奋力开创“一纲统领、两章共谱,三地协同、四区联动,五业并进、六大振兴”区域发展新局面和“东进西出、全域通联”区域开放新态势,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良好态势。

一、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

——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全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57亿元,增长7.9%,三产比调整为34.218.647.2

——生态农业转型向好。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实现农作物播面10.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6.12万亩、经济作物1.2万亩、蔬菜5300亩、青饲料2500亩和食用菌200亩;牲畜存栏50.1万混合头,出栏9.75万混合头,肉产量8355吨、奶产量2.45万吨。规模生产初见成效,建成蔬菜、林下、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基地5381亩,油菜观光基地1.2万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200亩,标准化草种基地1万亩。经营主体不断丰富,培育专业大户70户、专业合作社97个、家庭牧场11个和集体经济7个。生态水平有效提升,建成有机牧草基地3500亩,积极创建国际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绿色、有机认证企业达到17家,认证有机证产品16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个,有机农产品产量达8900吨,占比提高到90%。农业保障同步跟进,兑现农机购置、耕地地力保护和草原生态奖补等政策补助5161万元,分别为35.96万混合头牲畜和1710亩种植作物投保,维修水利设施3处,高效节水灌溉覆盖2100亩,建成牲畜暖棚498户、人工饲草地1万亩,防疫巷道圈30个,划区轮牧草场28万亩,完成鼠虫害防治110万亩,天然草场改良10万亩,动物防疫54万混合头,开展专项执法40余次。

——绿色工业提质增效。工业生产保持正常,麦尔玛商业光伏和金洋肉业牦牛肉加工等企业状况良好,效益较为稳定。园区水平逐步提升,天赐阳光生物科技公司清退顺利完成,并接力引入酪蛋白生物技术综合开发项目,入园企业规模总体保持6家。工业项目有序实施,黑青稞产业园完成主体建设,牦牛酪蛋白综合加工厂房主体完工,小金异地光伏和麦尔玛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加快建设,中药材粗加工一期建设完成,城市天然气工程恢复洽谈,有望明年复工建设。在电力企业纳入州统范围,规上企业仅有1家的不利情况下,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001万元,增长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00万元。

——特色旅游欣欣向荣。景区结构更加丰富,神座精品旅游村获批四川4AS级旅游景区,莲宝叶则通过省级旅游示范区现场评定,安羌村、苟扎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完成建设,“三线六点”旅游支撑更加多元,“一核两带三廊四景区”格局更为牢固。宣传营销力度不减,赴浙江、德阳开展推广活动3次,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开展推介76次,更新户外广告牌5处。旅游环境不断改善,莲宝叶则景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示范厕所完成建设,扎尕尔沟景区道路改造提升及观光道路建设建成投产,景区自助讲解实现实质性突破,完成景区景点和旅游路线高德、百度等地图定位更新。行业秩序更加规范,创建星级乡村酒店及农家乐5家,培训从业人员457人次,开展执法整顿70次,妥善处理投诉9起。实现游客接待57.01万人次,增长18.1%;旅游收入4.41亿元,增长20%

——商贸物流日益活跃。传统商贸形势稳定,建材、农贸、蔬菜、百货、物流和中药材等专业市场实现平稳运营,商品批发及零售保持正常。新型业态逐渐显现,精品旅游一条街和藏家一号商家入驻率达到70%安多藏寨酒店投入运营,鑫城市广场和汽车产业服务园完成主体建设,以商业中心、城市广场为主的现代商业模式逐步兴起。电子商务平稳起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功申报,万利电子商务平台正常运转,美团、阿坝淘等电商平台入驻,顺丰、圆通等快递企业业务增长迅速。市场秩序总体良好,开展假冒伪劣、消费欺诈和非法经营等专项整治8次,质量、安全、计量、价格和认证检查14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增长4.8%

——财税金融平稳发展。深化财税改革,加强税源培植,狠抓预算执行,优化收支结构,全年整合使用扶贫资金2.97亿元,清收存量资金2.76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00万元,增长9.7%,其中:税收收入2250万元,非税收入2250万元,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78亿元,增长7.4%。规范金融服务监管,信贷规模合理增长,实现存款余额23.56亿元,贷款余额6.53亿元,新发放企业贷款1.49亿

二、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投资拉动实现触底反弹

——投资驱动企稳增长。全年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3个,总投资36.9亿元(续建11亿元,新建25.9亿元),完成投资11.2亿元,增长6.7%,其中:13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完成投资3.4亿元;30个新建项目开工29个,完成投资7.8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7%。实施州重点项目5个(续建3个,新建2个),总投资25.9亿元(续建18.5亿元,新建7.4亿元),全部实现开(复)工,完成投资5.4亿元。投资在2017年触底基础上实现稳定增长。

——基础设施成绩突出。交通方面,沙湾村桥梁、直尕村通村通畅工程等建成投产,国道347线路面大修工程主体完工,省道452线求(吉玛)茸(木达)公路阿坝至壤塘改扩建工程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启动路面施工,省道220线阿坝县城至夏尔嘎段和省道217线麦尔玛至唐克段公路改建工程以及格尔登玛村、茸昆村通村通畅工程路基施工,高速G0615线久治界至马尔康段启动勘察设计水利方面,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农田维修养护完成建设,若果郎水利工程、安全饮水工程主体完工,若果郎渠系配套主体施工;电力方面,全面完成阿坝镇五、六村农网改造提升、11个村集体经济生产用电和200余户农牧民生活用电。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市政方面,供暖入户管网查漏补缺工程和南岸新区支路及新区一、二期道路延伸段工程(二期)建成投运,2017棚户区基础设施完成改造,藏乡农旅特色小镇完成道路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建设,自来水厂(二期)基础施工。住房方面,干部职工周转宿舍完成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藏区新居和棚户区改造交付使用。政权方面,看守所、拘留所、档案馆和基层就业服务中心完成建设,乡镇综合服务设施主体施工,乡镇(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基本完工。宗教方面,寺庙基础设施主体施工,查理寺抢救性复建及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新村方面,色日村、伊俄村幸福美丽新村和垮山村、夏坤玛村等以工代赈项目完成建设,格尔登玛村以工代赈示范工程进场施工。

——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教育方面,求吉玛等4乡教学综合楼、河支等3乡学生食堂、茸安等3乡学生宿舍、第二寄宿制小学等5个运动场和垮沙等2乡幼儿园完成建设,柯河等9乡幼儿园主体施工;文体方面,体育馆实现开放,文化艺术中心改造及配套设施工程收尾,标准足球场开工建设;卫生方面,包虫病康复治疗中心完成建设,安羌等19乡卫生院周转宿舍主体施工藏医院改扩建工程主体完工,县人民医院康复楼主体施工。

三、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群众收入稳定增长。认真执行基本工资指导线制度,继续兑现各项惠民补贴,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经营,大力促进群众就业创业,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07元,增长7.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0元,增长10%

——民族教育优质均衡控辍保学深入推进,实施《阿坝县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0.68%99.66%98.66%85.45%。中高等教育不断巩固,730名中考学生上线703人,中职学校完成招录275人,305名高考学生完成录取80人,大中专累计在校学生1050。教育惠生全面落实,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惠及10805人,国家助学金春季和秋季分别惠及325人和360人,营养餐改善计划、高海拔民族地区取暖和教育费用免收政策实现100%全覆盖。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新改建教学用房、学生食堂和运动场等共计7.6万平方米,新增教学设备1311套。师资力量逐步充实,招聘教师69人,开展培训1334人次,组织教学活动80场次。教育均衡成效明显,顺利通过州级复核、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

——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制定实施《阿坝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规划及实施方案》,卫生环境大幅改善,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卫生惠民措施全面落实,建立健康档案7.92万份慢病管理2680;义诊巡诊110次,诊疗2.6万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48万元;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28人,免费健康体检1.47人,医疗救助2034人次;白内障免费筛查234人,免费手术治疗39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般人群、重点人群和贫困人口比列分别达57%84%100%。疾病预防控制扎实开展,艾滋病咨询服务5576人次;包虫病免费筛查2.27万人,管理158人;基础免疫覆盖1.47万余人次、实种1.45万人次;计生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提供服务2000余人次兑现624人计生奖励扶助资金59.9万元,103人特别扶助资金80.34元和82户少生快富资金24.6万元,新生儿建卡963人。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招聘卫技人员14,开展培训300人次,新建医疗场所1.78万平方米,新增医疗设备100余套

——就业创业务实高效。稳妥开发就业岗位,“千人就业促进行动计划”和政府性购买服务开发岗位4375个,促进就业4344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5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9。积极推动转移就业,开展中式烹调、创业和驾驶技能等培训241139人,2015级“9+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举办招聘会5次,发布招聘信息2000余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5507人,实现劳务收入1.69亿元大力鼓励创业发展,设立青年创业分险基金、农民工创业贷款分险基金共计60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万元,返乡创业贷款3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分别覆盖49167.31万人631014693608人,城乡养老保险覆盖2.9人,参保缴费2万余人。及时跟进救助救济,低保、特困、孤儿和高龄补助分别覆盖2.48万人、1933人、291100,发放救灾补助286万元,护理重度残疾人701人,残疾人灵活就业和发展生产440人,居家养老服务2500人,临时救助72人发放资金12.49万元。有效推进民政事务,办理婚姻登记849对,登记民间社团16个。扎实做好拥军优属,跟踪做好优抚对象、残疾军人、军转干部和退役老兵等服务保障,发放生活补助及工资677.62万元。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净土阿坝·欢乐乡村”行动,放映电影1016场次惠及1.79人次,组织“送文化”下乡87次、大型文艺演出22次,对外交流14场次,“两馆一站一场”免费开放,举办和参加“金鼓杯”川甘青篮球邀请赛、州第二届暨县第九届藏棋比赛和“金鼓杯”农牧民篮球比赛等活动9次。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完成1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和11村广播村村响建设,新增文体设备48。推进文化保护工作强化11处文化保护单位安全管理,完成柯河碉楼、德格寺经堂保护工程蒙古桥设计方案,认定各莫寺、下安斗寺为县级保护单位。推进非遗文化传承,非遗产品展销中心扩容提质,成功申报“郎依甲”唐卡传习基地,多美阁藏餐成为州级传习基地和生产性示范基地。规范监管市场运行,开展“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5次,排查整改隐患7

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延伸

——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完善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继续推进金幡银座和阳光花园库存消化,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简政放权不断深化,上线运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累计受理办结事项4万余件,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单位32行政审批事项254项,“先照后证”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行政审批制度全面落实。改革措施稳步落地,加快落实医院、税务、公车和招投标等改革事项,完成土地流转2.9万余亩。创新改革发展举措,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和“质量强县提升行动”。

——招商引资进展良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阿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和《阿坝县鼓励阿坝籍商人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优惠政策继续落实,精品旅游一条街补助逐步兑现,生态加工产业园区配套不断完善,产品供应节点逐步畅通,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做好项目包装储备,策划加工、能源和旅游等引资项目4个,总投资5.47亿元。务实开展引资推介,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深入成渝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汽车产业服务园、高原黑青稞产业园等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

——帮扶合作携手共进。省内对口帮扶继续深入,审计厅、德阳市、交投和华能派驻帮扶干部96名,帮助推动蒙古、阿斯玖、达格娘、羊高和尼门达等贫困村脱贫摘帽,《德阳市对口帮扶阿坝县全域结对规划(2018-2021年)》编制完成,定补5627万元的藏香农旅特色小镇、易地育人学生食堂等年度德阳援建项目基本完工。东西扶贫协作再上台阶,与浙江省瑞安市、瓯海区互访10次,互派干部35人,达成结对帮扶协议104,引进企业4家,完成各类培训500余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4019人,年度定补3390万元的伊俄村、色日村幸福美丽新村等7个项目援建已完工,麦尔玛酸奶合作社和农畜产品扶贫交易中心正加快建设。不断深化社会帮扶,累计捐资捐物达1393万元,用于金秋助学行动、慰问贫困户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脱贫攻坚精准实施,全面小康进程扎实推进

——脱贫攻坚再传捷报。圆满完成年度11个贫困村和13386232人“摘帽”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5%。脱贫户“一超六有”全面完成,开发就业促进岗位1024个,整合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3551个,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366人,严格执行“两线合一”,足额发放1.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补助资金和1043名残疾人生活补贴,人均收入超过3600元标准,资助高中以上贫困学生495名,贫困户新农合参保1.56万人,完成10334444名贫困户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发放电视接收设备2000套,解决用电200余户,实施饮水安全工程62处。摘帽村“一低五有”全部实现,22个专项整合资金2.97亿元实施路、水、电等项目176个,培育集体经济36个、村卫生室11个和村文化室11个。“四好”建设深入推进,成功创建“四好村”30个、“双优村”12个和“文明户”87户,“回头看、回头帮”常态开展,有效巩固17458290人已脱贫成果。

六、生态保护连续发力,绿水青山更加靓丽怡人

——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成立全县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全面建立河长制,梳理完善四张清单,编制完成71条河流“一河(一湖)一策”方案,安装公示牌30个。严格生态红线管理,划定生态红线区域5509.87平方公里。做实资源登记管理,基本农田、耕地和草场保有量分别为8.5万亩、10.7万亩和1321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10.29%,完成97%土地确权颁证和638户草原确权承包试点。

——保护措施多管齐下。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成果巩固等生态保护项目,完成封山育林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06万亩,义务植树15.3万株,改良退化草原2万亩,治理毒害草1000亩、黑土滩2000亩。环保设施逐步完善,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置项目,8个乡村居民聚居点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扎实进行污染防治,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开展环境保护检查116次,严格执行项目节能登记备案并依照标准进行建设,完成省、州交办环保督办问题整改33个。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宏观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全县各项指标呈现平稳上行走势,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较好完成了年度既定任务。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前行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这主要体现在:极度贫困、增收困难、保障滞后和意识欠缺等历史问题仍然突出;基础薄弱、产业落后、投资乏力和引资困难等发展瓶颈依旧存在;生态脆弱、创新不足、格局狭小和优势渐消等现实挑战越发凸显。总体看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依然值得关注。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妥善予以解决。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9年是实现脱贫摘帽和全面建成小康的决战决胜之年,更是建设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域发展先行县的攻关之年。县人民政府将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治藏兴藏建藏重要论述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战略部署,积极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建设“五个阿坝”,大力推动“五大跨越”,全力开创“一纲统领、两章共谱,三地协同、四区联动,五业并进、六大振兴”区域发展新局面和“东进西出、全域通联”区域开放新态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思路,按照立足县情、遵循规律、积极稳妥的原则,结合全面小康和“十三五”发展规划,预期2019年主要目标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4亿元,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增长33.9%工业增加值8200万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0万元,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00万元,增长4.4%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95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12元,增长7.5%接待游客62.7万人次,增长10%旅游收入4.81亿元,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保持定力推进“产业提质”,稳步壮大发展实力

——大力发展优质生态农牧业。做好生产种植,完善“六大基地”布局,完成粮油播面7.46万亩,蔬菜种植5600亩,食用菌上架200万袋,建设优质牧草基地1.26万亩、现代养殖基地2个。鼓励多种经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0人、专业合作社10户和家庭牧场15个。强化科技扶持,建设科技示范基地200亩和农技推广网点20科技示范户600户,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21人。跟进配套服务,启动实施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拓宽农牧业保险面,推进暖棚等设施建设,强化病虫害防治和疫情疫病控制。提高有机比重,建成有机基地1万亩,产量达到8900吨,实现有机养殖1.5混合头,新增有机产品5个。力争实现粮食产量1万吨,蔬菜产量3000吨,牲畜存栏51.5万混合头,出栏9.77万混合头,肉类产量8457吨,奶产量2.69万吨。

——竭力培育精品绿色加工业。保持稳定生产,做好融资贷款、技术改造等跟踪服务,确保麦尔玛商业光伏等企业正常运营。支持做大做精,力争凯安牦牛奶酪蛋白建成投产,鼓励金洋肉业牦牛肉加工和高原黑青稞等通过丰富合作和技术改造形成龙头效应,扶持藏香藏服、炉具家具等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提高竞争力。发展清洁能源,稳步推进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德阿生态扶贫产业示范园配套升级,搭建完善政企合作平台,解决好企业融资、用地等问题。

——致力做强特色全域旅游业。丰富全域格局,落实《阿坝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动产业融合,培育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和民俗体验等旅游业态。加强景区建设,推动莲宝叶则、神座精品旅游村和“三线六点”拓景扩容、提档升级。完善配套设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加快景区道路、星级厕所、导览设施和标识标牌等要素标准化建设。加强宣传营销,创新品牌营销、体验营销、互动营销和新媒体营销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强化省内外推介,提高旅游知名度。丰富活动载体,办好莫朗节等活动。提升服务能力,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强化宾馆等企业检查监督,做好从业人员培训,落实诚信经营“黑名单”制度,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着力盘活现代商贸物流业。巩固商贸优势,规范管理建材、农贸、蔬菜、百货、物流和中药材等专业市场和万利、美团、阿坝淘等电商平台,实现良好稳定运行,做强高原物资集散地招牌。打造消费增长极,壮大精品旅游一条街、藏家一号等商业中心规模,实现汽车产业服务园开门营业。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电商平台引进培育,完善县乡两级配套建设,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稳定市场秩序,开展市场监督检查、物资储备监测、质量价格监管和假冒伪劣打击,维护消费者权益。

二、持之以恒抓实“项目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务实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全力发挥投资稳增长作用。2019年计划实施固定资产项目45个,总投资3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实施州重点项目6个,全部为续建项目,总投资26.7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0.4亿元。

其中:交通上,省道452线求(吉玛)茸(木达)公路阿坝至壤塘改扩建和国道347线路面大修工程建成投运,格尔登玛、茸昆等村通村通畅工程、中阿坝环线各村路面改造工程和垮山、哈木措等村入户道路,以及贾洛、贾柯河等乡桥梁完成建设,省道217线麦尔玛至唐克段公路改建和省道220线县城至日部乡新(改)建工程(阿坝县城至夏尔嘎段)加快建设,高速G0615线久治界至马尔康段、查理养护管理站、公路养护和应急保通中心开工建设。水利上,实现若果郎水利工程及渠系配套建成投运,高效节水灌溉和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完成建设,日阿曲河堤(查理段)、阿曲河河堤(河支德格段)开工建设。电力上,争取柯河35kv输变电线路工程投入运行,完成垮沙乡3个村电网改造提升。市政上,城市集中供暖一、二期入户管网查漏补缺工程、洽塘东街(赛格寺段)市政道路改造、村级垃圾收集点和自来水厂二期建成使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投入运营,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置、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产业上,高原黑青稞产业园、农畜产品综合交易扶贫中心、扎尕尔沟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麦尔玛乡酸奶合作社完成建设。社会事业上,藏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县足球场和寺庙基础设施投入使用,柯河等3乡中心校教学楼、贾洛等2乡中心校运动场和哇尔玛等2乡学生宿舍全面建成,加快推进查理寺抢救性复建及基础设施工程,开工建设麦尔玛卫生院和查理寺抢救性复建及基础设施(二期)工程。

——切实强化项目监督管理。规范项目推进,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严格执行《阿坝州政府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确保项目建设有序,管理科学,质量安全。扎实开展稽察,认真落实《阿坝县政府性投资项目稽察办法》,对应开未开、进展滞后和管理不善的项目进行重点稽察。实现定期通报,将项目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每月对推进情况进行通报。

——扎实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建立工作机制,逐一确认路、水、电等要素保障,全面论证计划初排,联动明确部门责任,努力解决用地、环评和融资等问题。实行定期会商,完善领导联系和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行政审批,落实“统一受理、同步审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工作要求,提高审批效率。

——踏实开展项目储备争取。充实项目储备,紧跟国家投资方向及动态,结合实际策划储备包装项目,建实项目滚动库,实行动态管理,实时跟踪。强化对接争取,多跑、多动、多联系,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做好要件办理准备,确保项目落地实施。

三、常抓不懈做好“财税监管”,逐步提升发展财力

——逐步提升财税保障能力。加强税收征管,推进非税收入征管改革,拓展财税来源,实现财税收入稳步增长。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和基层建设等领域倾斜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扶贫领域资金的整合使用力度,满足民生发展需求。强化财政监督,严格预算追加,加大绩效考评,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适度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扩大信贷规模,吸引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促进信贷资本本地化投放。发展普惠金融,鼓励创新优化产品,延伸金融服务触角,逐步扩大金融、保险、基金等受惠面。防范债务风险,依法解决民间借贷问题,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规范管理信贷清偿,探索建立信用评定机制,全面加强金融行业监测,杜绝风险发生。

四、多措并举深化“开放合作”,有效激发发展活力

——下大功夫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用好用活《阿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和《阿坝县鼓励阿坝籍商人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细化重点招商对象优惠措施,点对点、人盯人落实路、水、电等要素保障,提高招商吸引力和引资成功率。做好包装推介,立足农畜、能源、旅游和文化等优势资源,对接市场形势策划一批引资项目,坚持将资源“推出去”和把客商“请进来”相结合,借助西博会、农博会、旅博会和浙江经贸洽谈会等平台开展推介引资,力争实现2个以上引资项目落地。做好跟踪服务,积极联系意向投资对象,营造“可洽谈、愿协商、能投资”的良好招商氛围,重点跟进签约落地项目实施,匹配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打造“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有效益”的优良投资环境。

——出大力气做实对口援建。细化目标任务,按照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规划细化年度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指标,标定工作任务。强化互动交流,主动加强温州市、德阳市、省审计厅、华能和交投等援建单位联系,在人才援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携手奔康方面进一步结对内容,逐项落实帮扶协议,同时,探索合作新领域、工作新机制和帮扶新举措,构建优势互补、长效互动、共同发展帮扶格局。做好帮扶项目,完成产业扶贫和麦尔玛乡卫生院等德阳援建项目,以及城市集中供暖二期入户管网查漏补缺、农畜产品交易中心和人工畜草扶贫基地等浙江帮扶项目。

五、精准发力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凝聚发展合力

——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教育成果,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深化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工作,力争学前、义务、职业和高等教育工作再上台阶。强化教育扶持,继续实施“千万教学助学行动”和“9+3”免费教育等计划,落实“两免一补”等惠生政策,加大困难学生救助帮扶力度,落实“两免一补”等惠生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新改建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和运动场等1.79万平方米,购置教学设备1万套,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建设,加大教师招录和培训力度,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学习,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有效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医疗改革,巩固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和基层医疗等改革机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落实县、乡、村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开展“平安医院”和“群众满意卫生院”等活动。加强健康管理,推进健康阿坝建设,加强包虫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大骨节病等重大地方病综合防治,加强妇幼和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二级乙等达标创建,发展慢病康复中心、骨关节诊疗中心等专科,推进贫困人群医疗救助“五大行动”。开展创卫工作,持续强化环境卫生整治,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建设成果。

——全面推动保障能力提升。推进全民参保,稳步扩大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等保险覆盖面,同步做好基金征缴管理。强化民政兜底,严格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和医疗救助等保障措施审批,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加强社会救助,落实对因灾、因病、因祸困难人群临时救助,避免造成群众生活困难。做好残疾关爱,稳步推进残疾人事业,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做好拥军优抚,全面兑现优抚对象补助优待。

——多方增加群众就业创业。加大岗位开发,继续实施千人就业促进行动计划,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扶持,以“9+3”毕业学生、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大学生等为重点,多渠道实现就业。促进就业转移,统筹抓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帮扶,着力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创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大力推进文化体育繁荣。深入实施文明阿坝县创建行动,继续开展“四好村”“双优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完成茸安、柯河等17个乡镇“四好村”示范点建设,完成31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实施“送戏下乡”和“2131”电影放映等文化工程,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川甘青三省篮球邀请赛等活动,保持“两馆一站一场”对外开放,完成电视户户通及广播村村响建设,确保文体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加强行业整治,实施“扫黄打非”等整治行动,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强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积极开展非遗项目和文化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六、久久为功实施“脱贫攻坚”,锤炼夯实发展内力

——决战决胜脱贫小康战役。对标贫困户“一超六有”及贫困村“一低五有”标准,整合资金不低于2亿元,深入实施25个专项计划,全力抓好基础建设、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生态公益性岗位和惠民政策兜底等重点事项,同步跟进教育、医疗和就业等保障措施,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圆满完成10个贫困村“摘帽”、2421117人贫困人口脱贫年度任务。巩固脱贫成果,对已脱贫人口和已摘帽村,要同步跟进帮扶措施,做到查漏补缺,确保持续稳定脱贫。同时,对照“一低三有”标准,做好县摘帽工作,以决战勇气和必胜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同时,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

七、一以贯之强化“生态保护”,深耕厚植发展潜力

——落地落实生态保护举措。落实生态政策,按时足额兑现生态奖补、耕地地力保护等政策补助,全面用活生态公益性岗位。落实河长制,全面加强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实施保护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继续推进地质灾害、沙化土地和防沙治沙等工程,强化曼则唐湿地和多美林卡湿地保护,落实禁牧、禁伐、禁猎等措施,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

——创新创立生态治理模式。实施流域治理,科学开采砂石资源,有序推进阿曲河、阿柯河等中小河流域治理,多美林卡湿地公园(三期)落地实施。推进沙化治理,加强草原鼠害、虫害、毒害科学防治,适度降低草原承载量,控制野生中草药采挖。强化地灾防治,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治理,提升防灾治灾承灾能力。开展污染防治,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切实抓好垃圾、污水处理和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力度。

——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机制。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生态保护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层层压实生态保护责任。推进确权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适度扩大草原确权登记范围。执行红线制度,确保基本农田和草场保有量,稳步提升森林蓄积量,强化水源地保护。探索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延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期限,适度提高补偿标准。

各位代表:顺利完成2019年各项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县人民政府将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牢记使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同全县人民一道,为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区域发展先行县”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主要指标和名词解释

    1.地区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内容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既包括第一、二产业,也包括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2.三次产业结构比:指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在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

    3.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并由国家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指国家对集中的预算收入有计划地分配和使用而安排的支出。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包括国有单位投资、城乡集体所有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和其他经济类型投资。

8.建筑业增加值: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反映城镇居民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部分收入。

10.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反映农牧民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部分收入。

1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

12.城镇登记失业率: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

13.“五大战略”:指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和文明和县。

14.“五个阿坝”:指生态阿坝、活力阿坝、法治阿坝、文明阿坝和幸福阿坝。

15.“五大跨越”:指积极推动从生态脆弱县向生态美丽县跨越、生态资源大县向生态经济强县跨越、深度贫困县向富裕小康县跨越、维稳重点县向和谐幸福县跨越、基层基础薄弱县向党建先锋模范县跨越。

16.“一纲统领”:指以建设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区域发展先行县这个总纲为统领。

17.“两章共谱”:指以共谱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两篇文章为支撑。

18.“三地协同、四区联动、五业并进、六大振兴”:指努力构建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和四大城乡产业区联动发展的区域新格局,努力构建生态农牧业、绿色加工业、全域旅游业、清洁能源业、商贸物流业齐头并进和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治理振兴的发展新格局。

19.“东进西出、全域通联”:指推动形成向东吸进、向西输出的全面开放态势和两横三纵、内畅外联的区域交通新态势。

20.“一州两区三家园”:指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早日建成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

21.“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2.专合社:指农业专业合作社。

23.“三线六点”:“三线”指成阿公路沿线、莲宝叶则景区干线和中阿坝环线;“六点”指阿依拉山“朝霞夕照”观光摄影点、草原村“游牧味道”民俗文化体验点、齐卡洛村“坝上农耕”生态农业观赏点、郎依寺“禅修憩院”佛音感悟点、罗日那则“光影揽胜”观光摄影点和各莫寺“净土梵天”体验点。

24.旅游精品一条街:指全县首个集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综合性商业业态项目,位于德吉路和中学路交汇处(金幡银座内),占地面积26371平方米。

25.““两馆一站一场””:指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和文化广场。

26.“一低五有”:指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和通信网络。

27.“一超六有”:指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安全饮用水、生活用电和广播电视。

29.“四个好”:指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和形成好风气。

30.“一低三有”:指贫困发生率低于3%,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

31.供给侧改革:指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32."先照后证"指对依法需要取得前置行政许可的经营项目,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外,可先申领营业执照后再办理有关许可证。

33."三证合一"指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

34.河长制:指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35.“一核两带三廊四景区”:“一核”指将阿坝镇建成川甘青接合部集民俗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安多风情核心旅游名镇。“两带”指以查理寺、兰措玛寺、赛格寺、郎依寺、各莫寺、德格寺等为代表集五大教派于一体的藏传佛教文化博览带和以多美林卡湿地公园为代表的阿曲河谷观光休闲带。“三廊”指成阿公路沿线生态观光长廊、中阿坝旅游环线安多民俗文化长廊和莲宝叶则景区沿线生态绿色长廊。“四景区”指莲宝叶则景区、曼则唐景区、神座世外桃源景区和茸安-柯河峡谷景区。

    36.省道217线麦尔玛至唐克段公路改建工程:指原XU08线麦(尔玛)唐(克)公路,自我县麦尔玛乡至若尔盖县唐克镇,全长109.8公里,宽7.5米。

37.省道220线阿坝县城至日部乡新(改)建工程(阿坝县城至夏尔嘎段):指原XU06阿(坝)龙(头滩)路,自我县哇尔玛乡至茸安乡,全长92.5公里,宽7.5米。

38.省道452求(吉玛)茸(木达)公路阿坝至壤塘改扩建工程:指原XU07线阿()(河口)路,自阿坝县城至壤塘团结桥,全长105公里,宽7.5米。

39.国道347线改造提升工程:指对红原安曲至阿坝县城,全场87公里路面进行维修改造。

40.高速G0615线久治界至马尔康段:指马尔康王家寨至阿坝久治界,全长238公里,宽24,总投资240亿,2019年开工建设,工期5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